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远县情 > 文化名胜

文化名胜

发布日期:2024-03-05 09:45:00

文化名胜


一、古楼塔

无为寺塔

位于安远县城西北廓小山坡上。唐长庆四年(824)在古塔右前方建有无为寺。到宋代,安远佛教盛行,有佛寺建塔,珍藏舍利风尚。宋绍圣四年(1097年),县人杜鑑(1042~1102)主持七望族,在无为寺后左侧建造此塔,以寺名为塔名,称无为寺塔。

无为寺塔为砖木结构,穿壁绕廊楼阁式古塔,以青砖、黄泥拌谷壳及少量稻草筋砌建。塔体呈锥形,外观六面九层,塔刹以铁铸相轮和刹链及宝葫芦组成,各层设飘洒的飞檐,檐下设门和栏杆,有真假门各三,相互间隔,檐角吊挂驱雀铜铃,经风吹动,叮当作响,体现出浓郁的佛教色彩和江南古建筑艺术灵巧秀美的风韵。塔内楼17层,明层、暗层相互间隔。各层每面设圭门或假门,圭门以墙壁的厚度建成,平斜两种巷道,平道的顶上以棱角牙子迭砌而成。斜道顶上按倾斜情势作数层拱门,斜道底用砖砌成阶梯。登塔者入圭门,步阶梯,循曲直,透玲珑,至回廊,勾栏环绕,若龙钻窟,似鸟穿笼,逐层而上,至顶层,如身举九霄,目睹万顷。凭栏远眺,巍巍九龙遥遥相望;近观濂河,清清流水玉带生辉。城镇雄姿,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无为寺塔自建成以来,饱经风霜雨雪的侵蚀,也屡遭人为破坏。元朝末年,无为寺塔与无为寺一起惨遭兵燹,大檐廊和楼廊、飞檐等木构件均被焚毁,只剩下赤条条的塔身。至清代,无为寺彻底被损毁。清代邑庠生欧阳威风在其所作的《古塔记》一文中感慨道:“栏折榱崩,以致突然兀然,崆洞仰天,如井千尺,嵯峨插地,犹竹一竿,纵盛迹犹存,不足以供人凭眺,而砖空壁隙,鸜鹆鹰鹘,据为栖巢,以伏卵哺雏而已。”真是“缔构千年人换世,消沉万古鸟盘空”。至民国时,无为寺塔被改建为警报台,塔顶安装了警报器,塔内铺设了简易楼梯。但在后来也遭损毁。为更好保护这千年古塔,1981~198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和安远县人民政府共同拨出专款,对无为寺塔进行全面维修。以石灰水泥沙浆、青砖砌补塔身,恢复塔刹、飞檐、平座、栏杆和内楼,粉刷内墙。底层大檐和内楼仍保持木结构,其他木结构则改为钢筋水泥仿木结构。维修后的无为寺塔,塔刹高8米,顶高3.09米,塔身高50.2米,总高度61.29米。为确保千年古塔的安全,1991年又为寺塔增加了避雷设施。至此,无为寺塔以其崭新的面貌,雄伟挺拔的新姿屹峙云霄,其特有的魅力为美丽的安远县城倍添神韵。

无为寺塔历史悠久,建造雄伟,结构科学,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是古代赣南劳动人民和建筑大师艺术与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赣南地区高层古建筑,对于研究我国江南古建筑史和建造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57年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无为寺塔与烈士陵园融为一体,松柏辉影,塔亭相伴,景色迷人,成为东江源头安远县城的重要旅游景点。

尊三围

尊三围位于安远县镇岗乡政府所在地镇岗圩北一里许的赤岗岭镇岗河畔,与对岸的东生围、磐安围呈三角鼎立之势,始建于清咸丰辛酉年(1861),系“东生围”的建造者陈郎庭第五个儿子陈步升建造。步升字泉芳,都司衔,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光绪二十六年(1900)殁,生有七子。

“尊三围”原貌与“东生围”、“磐安围”相似,是典型的四周封闭、坚固结实、易守难攻的客家围屋,其外围四周皆为三合土拌河石砌成,东西长66米,南北宽48.85米,平面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3224.1平方米。该围有4个炮楼,高约13米,有4层,围屋高9.4米,有三层,外围墙体厚1米,围内以大厅为中轴线构筑三圈楼房,每圈楼房均以暗巷相通。围的东南方正中开大门,门额上书“尊三围”三楷字。其两侧开有小门,外围四周的瓦檐均用火砖封檐,俗称“封火檐”。四壁各导有内宽外窄的如古城墙的枪眼和斗窗。围四角建有4座高出围屋一层的炮楼,其基脚超出围墙近1米。这种设计和建造,既便于瞭望又可避免防守上的死角,看似简单却科学合理。

“尊三围”不仅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屋,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红色围屋。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用生命的鲜血写下的革命光荣史篇,是安远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的标志,也是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屠杀人民的血腥罪证。今“尊三围”废墟一片,存下革命遗址。

1929年4月16日,红四军来到镇岗圩,在富长盘古庙建立了第一支有40余人的赤卫队,并在富长、牛犀湖等地建立、发展了党组织,由陈耀古负责东支部、汪国英负责西支部、孙金古负责北支部。后来又建立了乡苏维埃政府,由陈浪廷任主席。还建立了农协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革命斗争形势很好。红四军撤走后,留下康大寿同志领导镇岗地区的革命斗争,对土豪劣绅进行罚款,对罪大恶极的大恶霸进行镇压,革命行动十分活跃,红色政权日益巩固和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地方上的反动势力。1930年元月,寻乌县反共团头子谢家犹、古乐山和安远铲共团团长赖良栋,副团长郭怀宝、土霸叶规章、魏自南等相互勾结,联合攻打镇岗苏区,并对镇岗苏区人民实行“三光”政策。当时,虽然粉碎了反动派的“围剿”,但革命力量与群众遭受了损失,不少村庄被国民党反动派所控制。

为了保存实力,集中革命力量,巩固革命根据地,以利更好地打击敌人,在第三次反“围剿”期间,镇岗地区党组织支部书记陈耀古与西、北两个支部成员研究决定,夺取尊三围作为革命据点。1931年10月16日,尊三围大地主陈和平外出赶集,陈耀古率领赤卫队员陈先善、孙荣茂、陈兆林、陈北有、陈开进、孙声林、孙声有等同志化装成做生意和割鱼草的人进入尊三围,不声不响地将陈和平一家扣押起来。从此,尊三围就成了镇岗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乡党支部书记陈耀古、苏维埃政府主席陈浪廷的直接领导下,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苏区不光进行军事“围剿”,还实行经济封锁,妄图将革命苏区困死。为粉碎敌人的阴谋,配合中央革命根据地打退敌人的进攻,尊三围党组织和赤卫队一方面开辟富长圩市,高价收买食盐并保护盐商赴圩来往安全;另一方面伏击白匪运输队,开辟从广东龙川黄岭经定南鹅公、安远古岭、下魏、涌水、高峰、天心等地的交通线,尽最大的努力去决安远和中央苏区的食盐等物资短缺问题。随着这一系列革活动的开展,尊三围成为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南部的重要物资中转站。为中央革命根据地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粉碎国民党的第三、四次“围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民党对尊三围的革命活动恨之入骨,在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期间,尊三围也成为“围剿”的重点目标。1933年3、4月间,陈济棠派遣部下师长黄赞斌率领四十四师占领了安远城,在南迳隘、白露岭和龙岗等地分别驻扎一个连,鹤子驻扎一个营。同年农历闰五月十五日,组织部队将尊三围包围得水泄不通,切断了围内的一切对外联系。开初,国军用猛烈的炮火轰击尊三围,围内的革命军民狠狠地给予回击。七、八天过去了,国民党军眼看攻不破围,就耍一花招,支使凤山乡政府的一名叛徒到围外喊话诱降。围内军民丝毫不为所动,当即给敌人一个“愿死不愿降,坚持到底,红军必胜”的响亮回答。强攻不下,诱降无果,敌人又气急败坏地从广东南雄调来飞机,对尊三围进行狂轰烂炸,妄想把尊三围化为灰烬。疯狂地轰炸吓不倒围内的革命群众,更激起了围内军民的抗敌决心。在党支书陈耀古和乡主席陈浪廷率领下,大家深挖地洞,当飞机轰炸时,军民进地洞躲避弹片。轰炸一停,军民速即出洞,进入阵地坚守窗口,打得来犯之敌有来无回。中央苏区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闻讯后,派出模范师和三十三师的部分同志前来解围。因向导带错路,在距尊三围十里之外的凤山地区遭到了敌军阻击,解围部队虽英勇作战打了很长时间,但始终没有攻破敌人的封锁阻击,最后只好撤下火线返回中央苏区。

敌人用飞机、大炮等火力攻围30多天,仍未能破围,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一条毒计:征集南至下魏,北至石口,东连黄洞等地的稻草,一大捆一大捆绑好用水浸湿,从四面八方一步步逼近围壁,一接近围壁就用大堆的湿稻草阻塞窗眼,并层层堆高一直堆到四面顶端形成登围的楼梯。面对重重围困和狂轰滥炸,围内军民整整浴血奋战40天,终因缺少外援和弹尽粮绝而被攻陷。尊三围被攻陷后,在国民党的“三光”政策下,被一把火烧为灰烬,留下的残墙断壁也遭锄挖,墙倒脚露,裂石铺地。围内47户150名男女老少全部被捉,当时在围门口就有七、八名赤卫队员遭到杀害,晚上在围外的河首坝又有30名革命同志惨遭杀死。在“斩草除根”灭绝人性的口号下,剩下的110名男女老小全部被绑到距围300米远的赤岗岭屠杀。特别惨无人道的是有七、八名孕妇被打杀后还遭到开膛破腹挖走胎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或一九四九年后,1953年12月,安远县人民政府在赤岗岭建造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并立碑永记。1983年12月,安远县人民政府公布“尊三围”革命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生围

东生围俗称老围,位于江西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境内,距镇岗乡政府所在的镇岗圩0.5公里。此围建在宽阔的田塅中间,东靠镇樟公路,西临安定公路和镇江河。是安远现存众多客家围屋中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东生围由农民出身,从未入学的陈朗庭所建,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落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历时8年,耗资巨大。初建时为五扇大门,三层楼房。咸丰三年(1853)为避战乱,在围的东、南、北三面各扩建—幢,和西面围屋连成一体,形成外围。大门增到七扇,正面围屋由三层楼房改建为四层楼房。同治五年 (1866)又在围正面西门坪照墙外增建牛、猪栏、灰寮、厕所等附属设施,并增设外大门。至此时(1867)经过三次建造,历时25年,东生围才正式完工,成为全国最大的客家方型围屋。围子和附属设施及外大门总共占地面积为10608.9平方米,其中围子长104.4米,宽83米,占地面积8665.2平方米,门坪长62.7米,宽31米,占地面积1943.7平方米。

东生围坐东向西,略呈方形,四角均建炮楼,炮楼高13米,围屋高9.3米,墙体厚1.3米,正面为4层楼。一、二层用河石砌成,以桐油捶石灰灌缝,坚硬如铁。三墙体外壁镶青砖,内壁砌土砖,俗称“金包银”。外围第一、二层窗子均用青岗条石凿成长50厘米、宽15厘米的斗窗。三、四层镶砖雕圆形菱花口形花窗,举目四望,围子层层炮洞森严,排排枪眼扎目。围子正面七扇高大的围门,一字儿排开,门框均由长2.7米、宽0.4米、厚0.7米长条青岗石建成,木门外壁钉有铁板,以粗大的铁环拴住顶门杠,任你有千钧之力,也难破门而入。正中大门门额上镶嵌砖雕“东生围”三楷字,门柱上书有楹联一副,上联是:“东日一轮开景运”;下联为“生花万朵发春荣”。左右两侧大门门额分别镶嵌“敦行”、“承家”两楷书砖雕。正中大门直通三幢大厅,门楼倒板绘人物画五幅,门内坪有水井二口(1958年办大食堂时填去)。大厅正门门额书“清辉朗润”四楷字。两侧照壁圆门和两旁客厅左右门额上分别镶嵌阴刻“树基”、“敦本”、“礼耕”、“义种”的楷书砖雕。三幢大厅均为抬梁式和穿插式相结合的屋架,梁架顶上至今还保存当年兴建大厅时使用过的“量天尺”,这根长5.88米、宽0.05米的长条形木尺,上记录了当年建大厅的时间、长、宽尺度等内容,非常难得。每根大梁下的梁托和雀替均有镂雕精细的龙、凤、花鸟、花卉等图案,外表抹金,古色古香。上厅保壁柱上书有楹联—副,上联是:“开基百世声名朗”,下联为:“月傍九霄照后庭”,这副嵌字联把陈朗庭的字开月和名朗庭都嵌进去了,真是好一副难得的、对仗工整的嵌字联。两侧厢房窗子上,也镶有雕刻精湛的木雕花板,特别是中厅茶堂屏风上镶有12块镂雕人物故事花板。其中有“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反映历史故事人物活动场面和珍禽花鸟浮雕花扳。人物及鸟兽栩栩如生,形态自然逼真,具有高超的雕刻艺术。中厅保壁柱上也书有楹联一副,上联是:“朗室美高华,形势巍巍悬斗宿”;下联为:“庭中论常识,文章赫赫振中华”。大厅内两个天井瓦檐和厅门外瓦檐以及照壁瓦檐上均镶嵌有折枝菊花纹、如意纹、卷草纹、圆形、梯形瓦当和蝙蝠形、牛舌形滴水板瓦。两个天井底及四周均用整块的长条青岗石铺设,三幢大厅内高悬贴金木匾七块,“文革”期间遭毁,现只幸存“金母长生”匾一块,是陈朗庭妻孙氏八十一岁寿辰时,由载淳皇帝令前清钦命江西大主考、赐同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陈存懋(赣州府人)敬赠,此匾长256厘米,宽87厘米,木匾四周浮雕花卉和蝙蝠图案,正中为浮雕“金母长生”四个贴金字。右上角书:“赐同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宗愚懋存敬赠”,左中上书:“诰封夫人宗伯母孙氏夫人九旬晋一”,左下角落款处有孙氏:儿、孙、曾孙、元孙四代人的名字和光绪二年仲冬月吉日立。上幢大厅神龛边放置—长220厘米、宽42.5厘米、高115厘米,翘头、牛腿浮雕花板木香几桌。天井边两侧保壁柱下,有八棱形紫红石柱础上有浮雕 “鹿、象”图案,以团花相间。

围内中间为二层楼房的矮围,是以三幢大厅为中轴线,环绕中轴建成对称式的三个果合心院,都以暗巷相通,为厨房及闲杂活动地。

围内共有199间房屋(不含大厅和过巷)有九个天井,十八个厅堂,俗称“九井十八厅”,由七扇大门进入,七条街道在围内环绕相通,深入其中,四通八达,稍不留神,犹如陷入迷魂阵内,难于出来。每条街道均用河石砌筑水沟,由鹅卵石铺设路面。晴天可在街心走,雨天沿墙小径行,真所谓晴天不曝日,雨天不湿鞋。围屋外围第三层楼内间间相通,登上长廊,一进门,便—览无余,四通无阻,俗称“走马楼”,一旦遇有不测之事,可紧闭围门,守卫人员则在“走马楼”上行走自如,每到一处,可利用窗户(枪跟)向外观察外界动静。围屋外壁三面盖瓦不出檐,全用火砖封檐,俗称“封火檐”,可防火攻。围墙脚用桐油石灰铺设护坡,外再开挖一米多深,三米多宽的壕沟。整座围屋建成防火、防水、防盗、防震和抵御外侵的土木结构建筑。被人们誉为“刀枪难进、水火不入、易守难攻”的“土围子”。

围屋正面门坪两侧建二幢矮屋,是长工和勤杂人员住房。门坪照墙外增建—幢矮屋,为厕所、牛栏、猪栏、灰寮等附属设施。总共有50余间,占地面积1764.7平方米。门坪北边,增建外大门,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式门楼,门额上横书“光景常新”四楷字,门柱上挂—卷竹式对联,上联为“光照清淑景”;下联是“常浇物华新”(早毁)。门楼瓦顶正脊中设宝葫芦,两端塑倒立鲤鱼,用火砖封檐,瓦口上镶蝙蝠形滴水扳瓦,门框为长条青岗石,门斗上雕刻“福寿”两篆字。门楼倒板上绘彩色人物画五幅,粱托为镂雕龙风图案。大门外两侧竖长条形石功名柱—对,柱头上雕有左狮右象(“文革“期间遭毁),大门外右侧7米处有水井一口,井水清凉可口,供全围的人饮用。井旁设置洗衣石盆两个。

东生围建筑规模巨大,宏伟壮观,坚固结实,布局科学合理,设计美观大方,土地利用率和围屋使用率高,是赣南客家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华瑰宝,民居一绝。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聚族而居的赣南客家“土围子”逐渐成为我国南方建筑艺术上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遗迹,对研究赣南客家人聚居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1993年安远县人民政府公布东生围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东生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东生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清岩观音楼

永清岩观音楼位于安远县龙布镇镜溪村,建于永清山麓南部峡谷中。谷间峭壁耸立,高近百米,宽百余米,正中岩壁突出,形如观音座莲。西侧有一飞瀑从岩顶泻下,飞珠溅玉,称米筛水,东侧有泉水滴滴,称杨柳水。东西两侧石山耸立,按形称“左钟后鼓”,风景奇特,景致幽雅。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始建永清岩禅庵。元延祜年间(1314~1320)和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两次扩建禅庵,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增建观音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和民国初年,对永清岩建筑进行维修。今禅庵已毁无存,仅存观音楼。观音楼循栏附石成轩:3檐4楼,高15米、长2.7米、宽1.5米,一楼原连接大殿,二楼为文昌阁,三楼为华严阁,四楼为观音阁。观音阁内有一石洞,内设神龛,天花板上绘有人物画45幅,书有诗词10首。观音楼东侧5米处有一石洞,深7米、高4米。洞内有—乳石倒悬,泉水滴滴,称观音乳。洞口西有一石碑,为紫红石质,碑高1.95米、宽0.76米、厚0.15米,两面刻字。正面碑文为明天启元年《重修永清岩禅庵并膳田记》,背面碑文为《重修永清岩记》。门坪中有一出米石,高2米,底宽1.5米,如斗倒立。传说旧时有米涌出,可供僧客受用。观音楼造型独特别致,工匠技巧感人,有古建风格。1983年12月,永清岩观音楼及其碑刻列为安远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3月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永清岩观音楼有个关于“出米石传奇”的传说。在安远县龙布镇迳背村,有一处洞天福地,名叫永清岩。寺院旁边有一处巨大的悬崖峭壁。壁前草坪上,有一个天然石臼,石臼的上方又有一个漏斗形的石孔,这便是人们传说已久的 “出米石”了。相传慈悲为本、普救众生的观音,为了当地百姓,特意造了这么一个神秘的 “出米石”。这座出米石从孔里流出来的雪白雪白的大米就装在下方的石臼里。更令人惊奇的是,石孔里出米的数量会随着寺院进香人数的多少而不断变化。比如说:今天有20个人来进香,那么石臼里的米便恰恰够20个人吃,倘若明天进香的人增加到30个,则石孔里出的米就够30个人吃。总之,有了 “出米石”流出的米,就保证前来进香的人不会饿肚子。这样一来,永清岩的香火很快就兴旺起来,乃至远近驰名。

忽有一年,永清岩的开基长老终于升天去了,寺院里启用了一个新的当家和尚。此人贪心不足,唯利是图。他想:假如把石孔凿大一些,岂不可以多出些米吗?米出得多了,进香的人吃不完,便可以挑到圩上去卖,这是 “鸡冠上的外来肉”,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叫人找来了铁锤、凿子,把石孔凿大了一些。谁知这么一来,恼怒了山神,山神施展了法术,等那个当家和尚挑着箩担偷偷地来到石孔前装米时,只见从石孔里流出来的再也不是白米而是砻糠,并且接连出了三天三夜,真把那个当家和尚气坏了。可是,他决不就此罢休。他想:没有米,哪来的糠,既然有糠就必然有米,这白米定然藏在石孔里面了。于是他又亲自带了铁锤、凿子和长长的钩耙,决心把石孔再凿大些,并且用钩耙把石孔里的米掏出来。顷刻间,只见天空乌云密布,电光闪闪,石臼颤抖,地动山摇,把那个当家和尚吓得魂飞魄散。是怎么回事?原来铁锤凿子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再一次惊动了山神,山神受不了这种折磨,不得不又去禀报观音,观音听罢不禁摇头叹曰:

可恼和尚念假经,

闲来无故起贪心。

有吃又嫌无米粜,

莫道佛家不留情。

接着,观音便马上召下五雷,只听得 “轰隆”一声巨响,好似山崩地裂,竟将那个本来就吓得魂不附体的贪心和尚劈死在石臼旁边。

从此以后,永清岩的 “出米石”就再也不出什么东西了。

二、古桥古渡

永镇桥

原名五渡水瓦桥,位于安远县城西部的新龙乡江头村。据清同治安远县志记载:“五渡水瓦桥,名永镇桥,在里仁堡,顺治九年僧欧阳融六募造瓦桥茶亭,……后洪水冲圯。乾隆十四年邑人募石重修,同治丁卯被毁。”后又在民国十七年重修。

这是一座怎样的古桥呢?它是座古驿道上的瓦桥。从前信丰、安远、于都乃至兴国部分地区的商贾都是打这条驿道往来于广东和江西的。而永镇桥又恰恰坐落在五渡水与古驿道的交汇点,是当时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

永镇桥,是一座石墩木面三拱长廊式木构瓦桥,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结构奇特。桥长38.5米,面宽4.33米,桥面距正常水位8米。桥下部为三孔二墩二台,中孔跨度10米,北孔4.83米,南孔5.1米。墩台用花岗岩条石、石灰沙浆砌筑而成。桥墩平面为船形,迎水面砌成分水尖(俗称鹅胸),此法建造坚固,久经山洪冲刷而不损。桥上设置木质栏杆和重檐廊屋,墩上用三排杉木纵横交错组成悬臂梁,以减少纵粱弯曲。桥面用杉条木纵向平铺,上筑29.8米长廊,悬山屋面,为二坡及重檐。设叠梁式屋架8个,分长廊为9间,每间架二根内柱、二根檐柱,利用穿插梁、抱头梁伸出作排椽木,屋脊距桥面4米,并作飞檐鸱吻,脊正中设宝葫芦,背墙设神龛,内安放欧阳融六雕像(早毁),前墙设圆形天窗,廊两侧用杉条板建高为2米的栏杆,既是安全设施,又起装饰作用。檐内柱之间安放杉条木坐凳,以矮杆小梁纵横拉结,既方便过往行人在木板凳上小憩,又利于加强廊上部的稳定性。桥之两端各建有瓦桥堡,堡端门额上书“永镇桥”三楷字。此桥在建造上桥与房舍融为一体,别具一格,它在石质桥墩上架于杉条木,多层横跨桥孔,而别于一般石拱桥,是我国占建木作技术在石拱桥中的巧妙应用。它远眺彩虹飞渡,近看亭阁生辉,为秀丽的山水增添了许多奇妆异色。

这座古驿道上的“永镇桥”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位名叫王施可的人,崇奉大仙吕洞宾。他更想通过施舍,行善积德,感动神仙,求得与吕洞宾一见之缘,进而得到吕洞宾的真心度化,修成正果。但是,王施可却是家贫如洗,一无财二无物,拿什么来施舍呢?这倒使他苦思了不少日子。

事有凑巧,正好离王施可家门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叫永镇河,河对岸是通往信丰的古驿道,至半岽上崎岖的山路,直上直下,十分难行,自古以来难倒过不少行人。于是,王施可便想出了一条比较经济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专为行人施舍力气。

怎样叫施舍气力呢?比如说,遇有挑担过重的路人,他就帮他们送上山去;遇到老弱病残无力登山的路人,他就背他们上山过岽……,义务出力,不收分文力资,这就叫施舍气力。

这种施舍方式,实在是一项花气力,流大汗,艰难困苦的事。然而,王施可却长年累月持之以恒,为许多路人解决了不少困难,也赢得了众多路人的感慨。久而久之,王施可的善士声誉也就越传越远了。

忽有一天,山脚下来了一位有气无力的老头,王施可见他一步一个趔趄,步履艰难,于心不忍。他问老头:“老大爷,你要到哪里去呢?”老头瞅着陡峭的山路说:“唉!人老不中用了,我本想过岽去朝神求仙,可是这山路难走呀!”王施可听说老头要过山拜菩萨,也是一位虔诚施主,因此又说:“老大爷,就让我被你上岽去吧!”开初这老头不让背,但王施可执意要背,就让他背着上山了。

背到半山路上,老头却跟王施可攀谈起来了。他说:“好心的年轻人,你如此诚心积善,将来定有好报。”王施可说:“好报我不敢妄图,如果能见到大仙吕洞宾倒是我的心愿。”老头说:“凭你这样的虔诚,日后必然会见到。”王施可又说:“托福托福,但愿如此。”接着这老头便谈起了吕洞宾的出生和为人,又谈到吕洞宾是如何如何成仙的,口似悬河,滔滔不绝。由于背人上岽十分劳累辛苦,所以王施可只能嗯呀嗯呀的随口应答。山路越走越陡,王施可背着老头,越背越觉得沉重。老头转过一个话题,问起王施可的姓名来了。王施可喘着粗气答道:“我叫王施可。”再走一段路,老头又问,王施可又答道:“我叫王施可!”就这样,王施可每走几步路。老头都要问几句。开出,王施可也都勉勉强强一一作了回答,但是,快到山顶的时候,也是王施可感到最为吃力的时候,老头还在再三再四地问,问得王施可好不耐烦,他便没有好气地将老头放下,连珠炮似地说着:“我说了,我叫王施可!王施可!王施可!……听见了吗?”这时老头却慨然长叹:“唉!王施可,王施可,你心中还有火,想见吕洞宾,洞宾就是我。”

王施可听说此人就是吕洞宾,马上转过身来,谁知老头早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王施可只好望天长叹,后悔莫及。

在这静静的古驿道旁,一条新开通的“安江公路”曲折迂廻而过。人们再不需要负重荷担去攀缘古驿道了,人们再不需要踽踽而行经过此桥去广东交易原始的农副产品了。她的存在却连接了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规模的商品经济时空,给人们以沉思和遐想。特别是从文物的角度上讲,永镇桥建筑宏伟、结构科学、造型独特,充分显示了古代安远能工巧匠的高超智慧和创造力,是我们今天研究赣南古代木构瓦桥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1987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永镇桥已成为安远县重要的旅游观光景点之一。

鹤子圩石拱桥  位于安远县城南43公里的鹤仔圩东侧约20米处的镇江河上。此桥始建于清乾隆辛酉年(1741),桥长84米,桥面宽5.8米,高9.3米,为二台三墩四孔石拱桥,全桥用青岗条石砌筑,分水尖平面呈船形。此桥原为廊桥,在安定公路(安远——定南)开通时将廊桥面上的全部木构件拆除,改为公路桥梁,该桥至今保存完好。

龙头石拱桥龙头石拱桥,又名“福安桥”,位于车头乡龙头村龙头街西侧,距安远县城西15公里。

古时此桥是安远直通省城、赣州府的必经桥梁之一,东西走向横跨在龙头河上,全长为52.80米,桥面宽4.30米,整座桥采用青岗条石叠砌而成,结构为六墩五拱。中三孔跨度各9米,拱高距正常水位7.7米,边孔跨度6.7米,拱高距正常水位6.3米。墩宽3.1,长4.7米,分水尖长3.6米,平面呈船形。

据安远县志同治版载:“龙头桥,在龙头堡,石墩六,石拱五。康熙丁卯(1687)合邑募建,通省府大路。乾隆庚午(1750)洪水冲圯,架木以渡,至甲辰,邑人士欧阳菊芳、郑禹藨、欧阳克明……十八人,平捐银共二千余两,重建石拱桥,长十五丈,横阔丈余,高三丈余,又联桥会,買租数十余桶,永瞻。”

龙头桥是安远县保存完好、规模宏伟、历时长久的石拱桥。1983年安远县人民政府,将该桥列入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凤桥  文凤桥又名迳背桥,位于安远县城北55公里的龙布镇迳背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桥身用条石浆砌而成,桥总长40米,桥面宽4.84米,桥高7米,一墩二台三孔。此桥初建时为石拱桥,是当时龙布通往重石的必经之桥。民国8年(1919)当地居民发起重修,“添砌条石,另护层檐”,将石桥改为瓦桥。桥瓦上方描龙画凤,桥两侧设条石护栏,护栏内边设固定长条板,供过客休憩。1971年,为修通牛犬山——龙布公路,桥上瓦面、护栏等被全部拆除,文风桥成为一座通行汽车的公路桥。2006年,因公路改道,桥被弃用。2013年,在当地村民的努力下,重修了桥上的瓦面、护栏、长凳等,使其面貌基本恢复到民国时模样。此桥设计科学,气势宏伟,虽历经300余年,至今仍坚固如初。

含光桥  位于安远县高云山乡沙含村围岗。始建于清乾隆甲辰年(1784),后被洪水冲毁,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乡人王清佑、孙佳贤、欧阳兰姿、孙庆寿、赖良廷等劝捐集资修复。此桥为长廊式瓦桥,南北走向,桥总长22米,面宽6米,为—墩二孔,墩台用花岗条石、石灰沙浆砌筑而成。桥墩平面为船形,迎水面砌成分水尖。桥上设置木质栏杆和垂檐廊屋。该桥设计独特,现保存基本完好。

龙安桥  位于安远县镇岗乡龙安村,距安远县城15公里。始建年代不详,曾被洪水冲毁。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县李多祚谕示居民骆龙等募资重修,并在旁边建造官厅。新中国成立后,因桥梁损毁,群众通行受阻,便在原址重修了一座石桥。李多祚,字可久,号梅溪,湖广石首人(湖北省),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任。四十四年,督院抚吴公百朋,嘉其贤能,题加本府同知衔,仍管县事,修县志。

田心村高桥  位于安远县新龙乡田心村岗背,距安远县城7公里。该桥为五墩、三拱的石拱桥,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由欧阳砺亭、翠亭、达邦、一敬、苍辉、鸣余、汉广、巨典、翔鸣、翠柏、翔乔、名秦、石庆、吉庆、唐继颐、继立、均信、成章、伯成、谢胜瑞、元宾、元献、文锦、绪元、汪源会、薛鸣阳、何登纯、龚、桂轩等28人捐建,当时耗费银两826两。该桥青岗条石和石灰浆砌建,桥面两旁设0.15米高石栏。桥长30.7米,宽3.76米,高5.1米。今坚固完好,仍在通车使用。

水口桥  位于安远县鹤子镇大輋村水口,在县城南部50公里。建于清乾隆年间(具体时间不详),为木结构瓦桥。长8.7米,宽4.5米,桥面距正常水位10米。1孔2台,台以条石桐油石灰浆砌建,桥面用杉条木纵向平铺,桥上设置木质栏杆和垂檐廊屋。今桥梁有所下陷,但仍可通行。

三、寺观

仰天湖康公庙

位于安远县欣山镇大坝村仰天湖水口处,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后在庙右边扩建万寿宫一栋,共计占地面积22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硬山顶,一进二厅的平房。1928年冬,罗贵波同志领导安远人民,选择仰天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第一支工农武装部队。1929年春改编为赣南红军二十三纵队。随即联合寻乌三十一纵队攻打三标伪兵工厂获胜,并将缴获的机器搬至康公庙,建立了红军二十三纵队兵工厂。

1978年当地群众自行集资对古庙、古宫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在庙的正门前悬挂“二十三纵队兵工厂旧址”横匾,以作纪念。现康公庙保存较好。1983年列为县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四、古宗祠

筼筜上村钟氏宗祠

筼筜上村钟氏宗祠(即越国世家宗祠),位于安远县城北61公里的长沙乡筼筜村上村组,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康熙、雍正、宣统、民国年间进行过修葺。为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的谪孙所建。南宋嘉定戊寅年(1218),为避金兵掠掳,钟绍京的谪孙钟日腾携子钟夔、钟茏等家眷自祖乡兴国竹坝竹园下迁至会昌上化乡(即今安远筼筜)立基。其裔孙于明成化三年(1467)在筜筜岗下创建祖祠“日腾厅”。公元1574年维修更名为“景文堂”。康熙元年(1662)封祠营造成上、中、下三栋宏伟华丽祖祠,易名为“景福堂”沿用至今。

祠堂由门楼及三栋大厅组成,后栋厅早年倒塌,1982年重建,但构造简单,与前两栋甚不相称,门楼也在1923年换向一次。

门楼为硬山顶单昂建筑,紫红条石门框,门额镶紫红条石刻《越国世家》四楷字。门楣两端雕有对称龙头、中可雕双狮戏球,梁托雕有龙、凤、麒麟、花鸟图案,倒板为斗拱形。瓦顶脊背两端饰有鸱尾,瓦檐四角呈船头状,檐下画有花草图案,瓦档印有“世代荣昌”字样,门楼底平面长8.76,宽3.70米。

门楼东南10米处为祠堂大厅,进深43米,面阔9.20米,占地面积395.6平方米。前栋厅门檐,木工精巧,檐柱以七层木雕承托檐梁为一整体较复杂的木质结构,各层梁托上有木雕龙、凤、仙鹤、花鸟图案,平板枋上钳有十三块木雕人物花鸟,天花板上布满了六角形的花卉图案,仰首观望,琳瑯满目,大额枋上悬挂三块圆形板木刻《卿尹第》三字。

各栋大厅内由六根石柱分列两边,支撑瓦梁,组成抬梁式架,柱础均为圆形,四面雕有龙、凤、象、花鸟图案。中厅前后梁托、瓜柱和挑头均有空心精致木雕,木雕图案有龙凤、飞禽走兽、花草等,是难得的木雕艺术珍品。后栋厅上首平板枋下悬挂着“景福堂”木匾,堂内上栋右边悬挂钟坚举人“登科”匾,右挂抢英、拨英“兄弟拨贡”匾。居中三排门额高悬清乾隆四年皇上恩赐四川江津知县钟翔鹏之母杜氏七品夫人“圣旨”匾。前栋厅天花板采用斗拱形式多边形藻井禹有各种花纹采绘,下边悬挂木匾两块,一块是道光叁拾堂年拾月十一日立,匾中刻有“聖旨”二字,左西汉文,右为裳文(均竖行)。另一块剥落严重,无法考证年代和内容。

筼筜上村钟氏宗祠建筑宏伟,艺术精湛,独具一格,是安远县保存甚少的古建。2004年,安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

下魏魏氏宗祠位于安远县孔田镇下魏村晨光小学院内,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曾进行维修。宗祠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硬山顶,进深31.3米,面阔19.55米,占地面积611.915平方米。祠堂为一进二厅开间,石柱木梁,抬梁式木构梁架;正面有3扇大门进出,正门门额上悬挂一木质祠匾,内书“魏氏宗祠”四楷字。正门左右两侧门柱础上饰精雕的抱鼓石。上厅正中设神龛,上挂“永思堂”木质堂匾,左右墙壁分别题有“忠孝仁爱”和“礼义诚信”8 个大字。宗祠前面原有二座精美门楼,毁于文革时期。整座宗祠庄严威武,气势非凡,雕梁画栋,制作精美,工艺精湛。

石口卢氏宗祠  石口卢氏宗祠位于安远县凤山乡石口村,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代再扩建成现规模,宗祠为一进二厅,砖木结构,封火墙,硬山顶。进深100米,面宽4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是安远县现存最大的客家宗祠。2013年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越国流芳宗祠  位于安远县天心镇五龙村,距县城52公里。始建于明正德二年 (1507),明万历二年 (1574),后栋毁于火灾,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重建。1982年对上、中栋进行了修复。宗祠坐东朝西,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封火墙二进三厅,进深35.8米、面阔11.92米,占地426.7平方米。厅楼正面门额上书 “越国流芳”中楷字。后栋厅堂正面屏风上方悬挂 “承启堂”木质堂匾。下设神龛,内安放钟氏列祖列宗牌位。今保存完好。     

阳佳郭氏宗祠  位于安远县鹤子镇阳佳村。俗称“旌表祠”,坐东北朝西南,为一进二厅,砖木结构,悬山顶,封火墙,牌坊式门楼,进深36米,面阔10米,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落成于明嘉靖七年(1528)。自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至1985年曾进行过6次维修,仍保持了原有建筑风格。

宗祠门楼为二柱三间牌坊式门楼,正楼为歇山顶,出檐由五层木构如意斗拱穿榫堆叠而成,俗称“雀巢窝”,设计独特,雄伟壮观。瓦檐四角塑倒立鲤鱼,顶脊正中饰宝葫芦,两端饰鸱吻。门楼正面大额坊上书“旌表门第”四楷书,字顶上方挂一块木匾,内写“圣旨”二字。祠内由14根木柱、6根石柱支撑抬梁式屋架。柱下是圆形石柱础。上祠正面置木质屏风,正中上方挂“汾阳堂”木质堂匾。下方设神龛,内放郭氏祖宗牌位。

五、书院

永兴山书院

永兴书院位于安远县城14公里的车头镇官溪村,坐落在树林繁茂、风景秀丽的永兴山中,旁边为永兴山禅庵。书院原有两幢楼房:一幢早毁,现幸存一幢,为土木结构,硬山顶,二重檐,二层楼房。进深9.5米,面阔18米。楼廊、屏风刷以红漆,檐梁、梁托、雕花抹金,幽雅美观。

书院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几经损毁,几度修缮。在封建的科举时代,众多的文人雅士汇集于此读经讲学,传道授业。明代举人陈王化、清代廪生刘镜心等,都曾在此书院潜心攻读,成就学业。民国初年的秀才叶兰芳,是书院的最后一个主持人。廪生刘镜心曾在清光绪五年(1879年)为永兴山庵题七律同韵三首,红底金字的诗匾现尚存,挂在庵门正上方。其中第—首是:果然一座好名山,别样风光供笑颜,茶鼎有烟槐火煮,禅门无锁岫云关。听经老鹤飞飞舞,献果苍猿步步闲。并向如来低首拜,此身忘却在人间。

书院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而且拥有浓浓的红色基因。在土地革命时期的1929年,罗贵波同志到安远点燃了革命烈火,曾在书院楼召开军事会议,组织革命武装力量。在第四次反“围剿”的1933年,安远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黄火炎,率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从县城转移到永兴山,以书院楼作为苏维埃政府的临时办公室。

1959年7月~1988年,永兴书院一度被改为安远县皮肤病医院。1989年11月,经上级批准,县政府成立永兴山旅游区筹建委员会,组织群众集资对永兴书院和山庵楼进行全面维修,从而使书院和山庵楼面貌有所恢复,重见光彩。1993年1月10日,安远县人民政府公布永兴山书院楼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濂溪书院明隆庆六年(1572)知县周昶建,位于安远县城老教场关帝庙左。(书院早废无存)

太平书院明隆庆六年(1572)知县周昶建,位于安远县太平堡(今孔田镇),清末改为公馆。(今已废无存)

聚五书院清雍正三年(1725)由荐绅先生、雅意作人共同谋建,位于安远县重石隘(今重石小学校址)。邑廪生钟炳章写了一篇“聚五书院记”。(今已废无存)

书院之设,始于有宋,而最盛于江西,若广信之鹅湖,袁州之钤冈,兴国之安胡,建昌之盱江,南康之鹿洞,其较著者也。所属建立未易更仆数,然必以鹿洞,鹅湖为首称。盖西江,固濂溪、紫阳讲学过化之地,而鹿洞、鹅湖则代有人焉。遵朱陆之学,守儿勿失,故不惟节义文章甲天下,即理学大儒亦辈出不竭。是则书院之设,大有造于士也,明矣。顾其他罕能及,毋乃其所以为学,多狥末而遗本,而置身心性命之故于不道,则大本已失,而呫哔维勤已属陡然。孟子云:“三代之学,皆所以名人伦。”故即以孔子居乡党宗族间,恂恂似不能言,人伦所关重盖如此。今之学者,诚如务此,而有以反末俗之浇,何患风俗人心之不日进于古处耶?

雍正甲辰,五堡荐绅先生,雅意作人,谋建书院于重石隘。先儒之寝殿,讲学之华堂,学士藏息之宫,庖厨退食之舍,一时并营。丹垩刻斫,焕然一新。更置田以赡祭,每岁春秋,乡之先生,督率子弟,肃衣冠,列豆笾,释菜释奠于其间。彬彬郁郁,拜献维虔。所以磨励风教,而望人士之郭于古处者,可谓绻缱至殷。

但恐学者未加身体,则有徇末遗本之患。故名一聚五者,固聚五方之英奇,以甄陶于肆舍;而郭无典以饬人纪;修五常以复人性;明五礼以厚文化,其义俱贯于其中。学者顾名思义,则致知力行,修身理人之术,可不昧于所往,三代学校明伦之意,亦不烦言而明矣。洵如是,异日节义文章,理学大儒,安知不足与鹿洞、鹅湖所造之士,颉颃后先耶?且其地,郎敞爽垲,大江后绕,奇峰前列,宜有魁伟桌荦之材,积学蕴奇,足以黼黻皇猷,导杨盛治者,代兴其间,固可预为拟之。因推隅见,而述其所以为学之意,历历可举者,记之如此。

片云书院 清雍正七年(1729)知县吴宁谘建,位于安远县版石堡(今版石镇)妙相寺东。(今已废无存)

濂江书院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县陈隽倡率邑绅乐输创建。位于安远县城隍庙右,营署左,今已废无存。据安远县志(同治版)记载,书院费钱一万零九十二千一百五十文。直深十六丈六尺五寸,前横阔八丈尺四寸,后横阔六丈六尺五寸。讲堂东西,各设斋房。通道前建三排门。门内右进,横阶一过,前设斋房,上建一厅。左右各设仓房一间,收储经费谷石。又上讲直阶一过,并设斋房。讲堂上为先贤祠,祠后为山长斋房。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