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安远县“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
政策背景
《安远县“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赣州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安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
出台目的
“十三五”时期是安远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获得感最强、干事创业氛围最浓的发展期。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转型发展、提升质量成为新时期的重点。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有利于扩大内需、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县要立足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征,研判发展趋势和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策要求,科学合理制定“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推动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我县在脱贫摘帽并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起步期,是我县加快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规划》是具有指导安远县“十四五”期间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战略性和基础性规划。
重要举措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全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土地和住房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加快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加快推动会寻安一体化发展
加快会寻安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生态”
发展战略,推动生态农业品牌化、制造业绿色智能化、生态旅游全域精品化。全面推广废弃矿山“三同治”林权抵押改革模式。突出保护治理联防联控,持续推进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生态长廊,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示范样板、东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试验区和赣粤闽边绿色发展先行区。要融入区域化发展格局、积极深化一体化合作机制。
优化城镇体系与空间布局
统筹城镇布局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健康安全需要,把握全县现状城镇体系特征,优化县域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形成“强化南北、培育东西、全域统筹、多点支撑”的城镇空间格局。要积极推动城区片区联动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一批“示范小镇”和“特色小镇”、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明确城镇发展职能定位。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之路,推进以实体经济为引领、低碳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品牌化、制造业绿色智能化、生态旅游全域精品化。要积极推进工业发展升级提档、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提速。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要积极提升交通基础建设水平、提升能源保障水平、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
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
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统筹系统与布局、建设与管理,完善城镇住房制度体系,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加强城市运行效率和防风险能力,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向智慧化、信息化转变,使城市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要积极完善城镇住房制度体系、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科技赋能,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积极破解“城市病”,完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使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积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风貌塑造、提升城市夜间经济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群体,完善社会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幸福城市更加美好。要保障全社会基本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和谐幸福安远。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富硒产业加快特色现代农业提质提效、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实施新时代乡村建设行动。
新旧政策差异
本次规划与上次规划相比,提出了多项新举措,具体表现如下:
1.加快会寻安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生态”发展战略,推动生态农业品牌化、制造业绿色智能化、生态旅游全域精品化。全面推广废弃矿山“三同治”林权抵押改革模式。突出保护治理联防联控,持续推进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生态长廊,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示范样板、东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试验区和赣粤闽边绿色发展先行区。
2.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市承载力。完善城区文化、旅游等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建设新时代旅游城市。有序推动县城东部新城、城南新区、城西片区、产城新区和古田片区“五个片区”建设,科学规划生产、研发、物流、商贸、居住、文化、体育等功能分区,实现功能空间有效衔接。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影响范围
《规划》所涉及范围为安远县行政辖区。
管理执行标准及注意事项
管理执行标准
《规划》严格执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 《安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上级管理部门有关法律、规定和要求。
注意事项
强化工作组织保障
推行公众参与机制
开展试点示范建设
加强专业人才支撑
搭建管理信息平台
惠企利民举措及享受条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群体,完善社会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幸福城市更加美好。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4.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5.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解读人:钟嫣红,办公电话:0797-372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