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远县情 > 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发布日期:2024-03-05 10:28:00

非物质文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安远茶篮灯“安远茶篮灯”起源于安远县九龙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原始剧目《大摘茶》的上半段舞蹈表演部分,是反映当时茶农劳动生活的民间歌舞。

早在宋朝,安远九龙山一带已是江南著名茶区,茶区里九株特别好的红花茶树远近闻名。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茶篮灯》就是当年茶农们所创造的一种最原始的歌舞表演艺术,热情好客的茶农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在广阔的茶乡中,“采茶歌”和“采茶灯”成为了广大茶农的重要文化活动。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吸取外界养分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它是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这种由茶乡民众创造的茶味芳香的歌舞小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很快受到广大客家人民的青睐,逐渐在我县各地流传开来。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两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因战乱、灾荒,由中原举家南迁,历经艰辛辗转迁徙,南渡长江,筚路蓝缕,定居赣、闽、粤诸省,后又繁衍海内外各地。为了抵御外侵,先民们至南方后就地扎所,聚族而居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必然选择,符合这种要求的居处形式,就只有“围”了,于是也就有了“堡”与“寨”的由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产生了围屋这样的建筑模式。

安远欣山过火炼“过火炼”又称“下火海”,是我国传统道教文化的一项绝活,源于道教正一派中的混元派红头道士(“阳师”)的一种祭祀仪式,一般在民间的庙堂、宫观进行表演。用来祭祀神灵、驱邪镇煞,祈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过火炼”表演者叫“红头道士”,也称“阳师”,不仅流传于国内,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很盛行。

“过火炼”在明朝时由雄十四郎、雄十四娘传入安远,在清朝和民国时最为盛行。当时由于科学欠发达,老百姓经常遭受瘟疫疾病、蝗虫损禾、干旱洪水、庄稼欠丰各种灾害,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安远各地的民间庙堂由庙会牵头,百姓募捐,举行三天四夜、五天六夜、七天八夜不等的斋蘸法事,最长的叫“打万缘蘸”,时间七七四十九天,最后一天晚上进行“过火炼”表演,表演时祈求风调雨顺、驱瘟断煞、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过火炼”是斋蘸法事的高潮,最精彩的时刻,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过火炼”是道教混元派文化遗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宗教性和表演性,很贴近民间群众生活,因而它具有引导群众形成正确宗教信仰,传承保护民族民间古文化的重要价值。“过火炼”是道教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曾经在历朝历代都为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在新时期有利于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增强民族自觉奋进的信心,从而激励后人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的阳师都已过世,而年青一代的阳师没有老一代热情,安远阳师传承将后继无人,目前几乎濒危,处于失传边缘,现急需采取有力可行的保护措施,使安远红头道士(“阳师”)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赣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源于安远九龙嶂,是勤劳智慧的安远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在古代,安远地处山高林密、毒草丛生、湿蒸燠热的“瘴气”之地。客家先民南迁安远后,常出现“瘴气”中毒现象,轻者口舌焦烂、头重眼花、便结尿赤、重者高烧头痛、昏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客家先民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总结出茶叶能清凉解暑、除炫祛病、明目益智、提神醒脑的作用。于是他们靠山吃山,垦荒种茶,以茶为生,从唐代开始在九龙嶂的天龙庵、玄女庙、真空寺、古享山等地大面积开发茶园生产茶叶。至明代,九龙嶂茶园发展到龙潭面、晒禾坪、丝茅坪等地。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农为减轻劳动强度、缓解疲劳、提高效率,他们自编自唱以种茶采茶为主要内容的采茶歌,原始的采茶歌舞开始形成。

明代,安远九龙嶂成为赣南主要茶叶产地,所产茶叶通过濂江河、镇江河分别运往赣州、广东等地,九龙茶声名远播,各路客商云集九龙山区进行茶叶交易。为活跃气氛,每逢春节、元宵、中秋佳节以及春茶开市,茶农客商表演坐唱形式的“十二月采茶歌”,同时将采茶歌加入一些采茶动作,创作出连唱带跳的采茶舞。清中叶,采茶舞与龙灯、马灯、茶蓝灯结合,以九龙嶂茶园开拓人马氏与其四个女儿的传说故事为蓝本,创作出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采茶戏。赣南采茶戏的祖宗戏《摘茶》四句定场诗“老娘生来命不差,丈夫出门自当家,生下女儿有四个,全靠九龙一山茶”,就是马氏带领四个女儿在九龙嶂种茶的真实反映。至此,赣南客家采茶戏在安远九龙嶂形成,并逐渐在赣南及各地流传。

客家人的聚居及人口的兴旺,带来了赣南采茶戏的繁荣,客家人的频繁迁徙又肇启了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流传。向东北,经武夷山脉流传至闽西的宁化、建宁、邵武、光泽,进而传至赣东、赣中各县;向东南,由闽西经漳州一带,传至台湾,成为歌仔戏形成的基本因素;向西南,经粤东、粤北,而后进入桂南;向西北,经万安、遂川沿罗霄山脉向赣湘交界处流传。

赣南采茶戏的形成经历了采茶歌、采茶舞、三脚班三个阶段。至清代,出现康、乾年间“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嘉庆年间“满面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和光绪年间“琵琶斜拨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的三个鼎盛时期。

民国期间,采茶戏演出频繁,县内民间采茶戏班常年活跃在安远、信丰、于都、定南等县和粤北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茶戏演出机构时有时无,演出时演时停。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演艺人员出现断层现象,剧本创作人员严重缺乏,采茶剧传统剧目内容老套,采茶戏的发展一度处于低谷。2004年4月,赣南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南乡大堂音乐是一种以唢呐为主,辅以多种弦乐、弹拨乐用于红白喜事的民间吹奏乐,流传于孔田镇及其周边的凤山、镇岗、三百山、鹤子以及定南的龙塘、鹅公等地。南乡大堂音乐特色鲜明,喜怒哀乐均可表现,喜则欢快、明亮、悠扬,哀则凄切、悲凉、忧伤。有《阴反阳》、《倒水莲》、《蜻蜓点水》、《随手调》、《鸦鹊过排》、《四大金刚》、《赐喜》、《三金殿》、《普天乐》和《乱弹山》等10首曲牌,俗称“十大调”。演奏乐器以唢呐、笛子、二胡、喉管、扬琴、月琴为主。

瑞龙俗称五股龙、五节龙。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节庆文化活动,主要流传于县内中部地区。道具为五节龙,又称结字龙,头、腰、尾互不相连,龙头、尾各一节,腰三节,由5人表演,配以乐队,舞步以小碎步和跑跳步为主,表演由东君赞语和舞龙两部分组成。东君赞语由押韵的诗句组成,表达舞龙人对东道“福、禄、寿、前程及房屋的良好祝愿”。舞龙由盖水波浪、舞水爪钩、织竹壁、结字、走圆场等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的表演组成,舞龙表演之间穿插舞龙人的赞语。精彩部分要属织竹壁和结字两场。织竹壁时,五个舞龙者一字形直线拉开距离,用小跑步配合乐队节奏,穿插走着“8”字交叉队形,非常活泼张扬。接着,龙头带着走圆场,走到观众方向开始结字,每走一次场结一个字,结成“天、下、太、平”。结完字,走圆场结束。舞龙场面气氛非常热烈、欢快,需时15—20分钟。乐器有唢呐、大锣、小锣、小鼓、大钹、小镲等。所用曲目一是大堂锣鼓(也称洪台调),如《闹扬州》、《风入松》等风格比较热烈的曲目;二是过板曲目,以采茶曲目为主,风格较为轻柔;三是长流水(即2/4拍流水板),如《泣颜回》、《万年花》、《葡萄仙子》等曲目,旋律欢快热烈、优美高亢,令人振奋,充分体现了新春期间的欢乐、热闹场面。所用的服饰为类似练功服的软质宽大便衣,颜色以红色或黄色居多。

舞龙时间多为春节,其他重大喜庆节日也有舞龙助兴。每到大年初一凌晨子时,舞龙队伍就会准时出发,一路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开始走村串户,向城乡居民舞龙拜年。舞龙队每到一户人家,东道都会放鞭炮迎接,舞龙的人要用赞词“赞”开东道的大门,比如:“锣鼓打来闹连连,瑞龙今天来拜年;东君(主人)真是好福气,财运超过往上年!”又如:“锣鼓一打响冬冬,感谢东君接龙神。今年你孩子读高中,明年一定是大学生。”赞词不可重复,东道主在门内,听了一首赞词就拿出一个红包作答谢,赞词必须多过东道的红包,东道没有红包了,才会开大门接龙,这个程序就叫东君赞语。

五节龙的制作是以毛竹削成细小竹片,用手工制成所要形状,用棉线扎稳各个关节,做成龙形。再用彩色纸糊上龙甲、背鳍,装上眼珠、龙须即成。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