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持续推进,我县构建“场村共建”模式,以场为媒,依场带村,构建生态共享、共同发展的新型场村关系,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
走进新龙乡江头村林下椴木灵芝种植基地,灵芝菌包整齐堆放在路旁,工人们正在种植菌包,将菌包倾斜放入已挖好的种植坑中,回填覆土,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在先前种植的菌包床上,灵芝已经长出金边伞盖,长势喜人。
新龙乡江头村党委书记谢辉华∶我们采用“场村共建”模式,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灵芝10000余棒,种植面积60余亩,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产生经济效益25万元以上。
在县林业局帮扶下,新龙乡江头村、小孔田村与国有林场合作,以“林场+村集体+农户”模式推广林下椴木灵芝种植。林场提供菌种、智能监测设备及技术,两村共种1.6万余棒,采用仿野生栽培确保药用品质。通过基地建设等环节,全年吸纳劳动力800余人次,帮助村民实现“务工、顾家、挣钱”三不误,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新龙乡江头村村民刘小英∶我们村里发展了灵芝产业,我经常来这里务工,离家又近,每天赚到100多块钱,补贴家用。
近年来,我县依托森林资源推广“场村共建”模式,国有林场与40个村共建营造林9.58万亩,培育林药林菌3.67万亩,发展油茶、毛竹等特色产业。该模式构建起林场、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共建村村集体增收1140万元、近万名群众增收3900万元,激活林下资源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