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远要闻

2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水泥路!看安远交通的巨变之路

来源: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4-07-01 09:16:03

一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不仅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为农村带去了人气、财气,也让广大农民充满着对于幸福生活的无限希望。

三夏时节,走进车头镇龙头村,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农村公路连接村庄农户、通达产业园区,形成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沿着四好农村公路,来到龙头村富硒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菜农杨海春的10余亩空心菜也到了采收上市期,工人们扎进绿油油的菜地里,左手拽菜,右手持小刀,轻轻一割,空心菜就采摘好了。杨海春将一筐筐采摘的空心菜过秤、装车,准备发往县城批发市场。

车头镇菜农 杨海春:村里的交通特别方便,以前去县城卖菜需要二十多分钟,现在缩短了十多分钟,菜也特别好卖,一年能赚个十五六万。

车头镇龙头村支部书记 刘远飞:这几年龙头村拓建了12公里的四好农村公路,通组道路全部硬化,道路交通的变化带动了龙头村果业、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一百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1.6万余元。

“激活”交通“大动脉”,释放文旅新动能。我县以三百山、东生围为核心,以“四好农村路”和旅游公路为纽带,将境内景点景区“串珠成链”,“两天半”旅游圈正逐步形成。

随着暑期的到来,这几天三百山镇咀下村的乡村自驾游开始火爆起来,来自省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感受绿水青山、田园风光。

游客 谢丽萍:自驾来安远旅游特别方便,行驶在安远的农村公路有种“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意境。 

如今,我县的生态游、乡村游、红色游等正全面开花,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吃上了持续可观的“旅游饭”。光三百山镇的旅游从业人员就达580余人,实现年旅游收入750万元。

三百山镇客且留下民宿经理 赖英:我一家人都在经营民宿,收入也很可观,特别是节假日,那客房、包间都供不应求,明年我还打算开发咀闲情·小逸致露营基地、太空舱民宿 。

曾经的安远是全省唯一不通铁路、高速和国道的“三不通”山区县,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抓住交通运输部对口支援重大机遇,我县科学谋划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目前已实现了等级以上公路占比100%,乡(镇)100%通三级以上公路、100%建有快递服务网点,2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水泥路,形成了外通内畅的综合交通网络。如今的安远,因路而兴的村子不胜枚举。一条条幸福路、产业路如同一条条丝带,连通村庄,穿越阡陌,形成一条条引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交通运输部挂职干部 安远县委副书记 副县长 杨建刚:风雨十二载,浓浓帮扶情。12年来,在交通运输部代代帮扶干部的倾情付出下,在部地双方齐心协力下,安远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条条通途惠及四方百姓;12年来,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交通﹢旅游”“交通﹢产业”蓬勃发展。作为第六批挂职干部,我将赓续帮扶情脉,锚定主责主业,真抓实干、主动作为,用心用情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推动赣龙厦高铁规划获批,加快完成赣安寻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持续推进瑞梅铁路建设进度,以工作实绩破解安远对外大交通瓶颈,为“精雕东江翡翠”贡献交通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