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抓好电商扶贫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原则,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项目建设为契机和抓手,以推进农业产业兴旺、农产品出村进城为重点,通过培养壮大电商人才队伍、培育电商致富带头人、健全仓储物流配送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巩固拓展电商扶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孵化一批“村红村播”新农人。整合农业、扶贫、就业、妇联、团县委等培训资源,通过开展“万名网红”村红村播培训计划等,大力推广“网红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培育一批网红新农人、农产品带货达人。到2023年,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1名“村红村播”电商带头人,形成村村有电子商务、户户有人带动的电商扶贫局面,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同时,积极为贫困户提供网络营销、美工设计、快递配送、电商仓储、客户服务等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到电子商务企业就业,解决就业和增收问题。〔牵头单位:县电商办;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农业农村局、人社局、团县委、妇联,各乡(镇)〕
(二)培育一批电商致富“带头人”和示范企业。积极引导电商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对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电商创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电商龙头企业开展电商致富带头人、电商扶贫示范企业评选表彰。〔牵头单位:县电商办;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农业农村局、果业局,各乡(镇)〕
(三)开展系列电商助农活动。一是在数字商城上开设安远本地消费扶贫专栏,搭建县域本地扶贫产品线上销售平台,实现农特产品网络预售、认购包销、慈善义卖、供需发布等功能,让农民零散农副产品在家即可县内销售。同时,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开展“我为乡亲卖土货”、书记“直播带货”等活动,推销本地优质农副产品。二是利用网络直播、线下采摘体验等形式,在县内联动举办助农直播、“年货节”“双十一”网络促销推广活动及“赣品网上行”农产品对接会、推介活动等,让农产品卖得快、卖得好、卖得远。三是对接电商龙头企业,推进消费扶贫产品线上销售。〔牵头单位:县电商办;责任单位:县扶贫办、总工会、农业农村局、果业局,各乡(镇)〕
(四)打造系列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支持我县“三百山”等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以赣南脐橙为主,百香果、红蜜薯、猕猴桃、金线莲、洛神花等其他农特色产品为辅的“1+N”系列农特产品网货,培育本地新型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建立绿色农产品电商供应基地。〔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电商办、扶贫办、市监局、农业农村局、果业局、城投集团,各乡(镇)〕
(五)构建一套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一是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推进电商快递物流园、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乡智慧物流“村村通”建设试点工作,探索“智慧园区+智运快线+数字商城”城乡智慧物流发展模式,推动“物流+产业+电商”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电商办;责任单位:县供销社、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六)建立一套电商扶贫激励机制。县财政统筹整合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电商扶贫巩固提升工作,采取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用于村红村播培训、电商扶贫线上线下助农活动、电商扶贫示范企业及带头人评选表彰、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等。同时,将符合条件的电商扶贫企业纳入“小微信贷通”支持范围,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优先为电商扶贫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办、电商办、金融局、中小企业管理局、各乡(镇)〕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电商扶贫工作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协调下,由县电商办负责总牵头协调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各乡(镇)、各相关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积极做好本部门单位工作任务和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
(二)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抖音、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灵活运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工作群等对电商扶贫工作持续开展宣传报道。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群众在电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电商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电商扶贫浓厚舆论氛围。
(三)严格督查考核。要加强对电商扶贫工作的督查考核,及时跟踪进展,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把电商扶贫作为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落实不力、进度滞后的进行督促整改,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给予表扬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