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 > 孔田镇 > 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2023年孔田镇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总结报告

访问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孔田镇乘着东风、顺势而为,深入挖掘“大堂”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协商议事等功能,探索建立村民自治、德法相济、形式多样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大堂治理模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以群众为主体,打造自治化“大堂”

孔田镇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族屋理事会为载体,组建文明实践员、党员志愿者、综治网格员、调解维稳专干等多支以群众为主体的“大堂治理”队伍,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实现村民自治。同时培养“法律明白人”骨干558名,普通“法律明白人”1767名,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次,化解矛盾纠纷化解78个,特别是在下魏村魏某林长达18年信访案和下河村钟某阳长达23年信访案中,充分发挥房族宗亲的力量才得以有效化解。

二、立足农村实际,打造情感化“大堂”

孔田镇立足农村重感情、好攀亲实际,除以法律进行约束外,也注重以道理、情理开展教育引导、矛盾化解工作,让“大堂治理”更有温度。以各村、组、族的祖训、旧约为基础,融入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大堂”民约,既获得群众情感认同,又进一步提升了村规民约的约束力;引导镇、村干部及综治网格员、法律明白人、调解维稳专干等与群众认亲戚、交朋友,创新建立“四治五必访”工作法,建立和谐融洽鱼水情,为政策落实、矛盾化解提供情感保障,今年以来共开展“结亲式”走访8次,基本实现全覆盖结亲帮扶;将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与大堂音乐、大堂美食、采茶戏、三句半等相结合,讲好身边好人好事、先进典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群众感党恩、跟党走,构建和谐发展的融洽氛围,开展各类法治宣传22次,发放各类宣传册7000余份,成功阻拦电信诈骗转账4起,劝返滞留缅北人员12人。

三、推动多方融合,打造多元化“大堂”

孔田镇通过打破大堂的地域、形式等约束,整合镇、所站、村各级各类服务平台,打造功能更全、形式多样、权威更高的多元化基层治理现代化新“大堂”。成立了孔田镇“安和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坚持“便民、高效、专业”的原则,设置综合指挥调度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律服务咨询室、公共服务窗口等设施,建立集矛盾纠纷受理、调处化解、心理健康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的“一站式”服务阵地,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56次,收集意见建议92条,已处置84条,接受法律援助13次;构建镇级政法系统融合平台。有效整合政法部门派出机构和行政职能部门的力量,融合县法院“三安服务工作站”“派出所矛盾纠纷四快速处置平台”“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平台的服务职能,将乡镇综治、便民服务、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的功能“一体化”,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法律服务无缝对接,我镇魏阳芳同志被评为最佳人民调解员并在全县做专题宣传报道

四、强化科技支撑,打造数字化“大堂”

孔田镇将科技支撑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以数字化、网格化、智慧化作为突破口,打造“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搭建智慧安防体系。在原有“雪亮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在村主干道、治安盲区和公共场所等主要位置增设监控12台,引进智慧AI识别系统、人脸识别技术,时刻守护乡村安全,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治安防控体系。打造“慧联孔田”数字治理平台,投资600余万元,打造集数据收集、共享、分析、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慧联孔田”数字治理平台,实现对各类事件实时监测、分流处置、跟踪问效,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开发了“慧联孔田”微信小程序,将村务公开、意见反馈、服务申请等工作从线下延伸到线上,让群众随时随地能参与村庄建设和治理,也被评为江西省数字乡村优秀创新案例截至目前,已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6条,处置难点94条,群众满意率80%以上。

孔田镇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在依法治国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高屋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第十届全市文明村镇等荣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