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聚焦“四大安全”等民生关切领域,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现将我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如下。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一)行政处罚情况
2023年以来,全局共立案查办各类违法案件396件,罚没376.33万余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3件,处理《检察建议书》4件、《司法建议书》2件,接受公安移送案件2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刑案件线索1件,行政复议案18件,行政诉讼案1件。
(二)行政许可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市场主体29570户,今年来,净增市场主体7104户,个转企80户。
二、主要做法
(一)调整体制机制,为行政执法提供制度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我局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执法人员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将依法执法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党组会研究行政执法工作常态化,为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提供强有力组织保证。
(二)加强队伍培训,为法治建设提供队伍保障
一是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坚持和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党组会第一议题专题学习、干部任职前考法等制度,局领导班子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场监管法律知识,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开展全局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学习强国、江西司法网等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等平台线上学法,全局123名干部职工参加学法考法,覆盖率100%。今年我局还注重岗位练兵,让业务骨干跟班学习,举办知识竞赛大比武等活动提高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让大家都掌握会发案,会调查,会取证,会写案卷,会沟通的执法本领。
(三)落实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一是完善了《安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会议制度》,合理调整案件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制定了《安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扣押、没收物资管理处置办法(试行)》、《安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安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线索管理办法》(试行)》、《安远县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建立并执行案件审核、全过程记录、案件信息公开三项制度,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三项基本制度,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决定信息均通过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管理系统以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予以公示;三是制定了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听取专家的意见。四是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强制与处罚备案制。五是做好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分局和各执法组的办案指导,对执法单位提交的案件材料进行严格核审,并梳理汇总出执法办案中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向办案单位反馈。2023年至今,全局共查办行政处罚案件232件。对符合条件的14起案件提交市局案审委集体研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确保行政处罚案件依法、公平、公正处理。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法举行听证会1场次,充分保障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四)开展案卷评查,提升案件质量。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实际,我局实行案件审核与法制审核并行机制,为确保案件审核质量,每年开展一次案卷评查。坚持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相结合、实体审查与程序审查相结合以及查摆问题与整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发现办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五)着力推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3年3月17日召开2023年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25个市场监管部门制订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细则和工作指引,编制了全县双随机抽查计划,抽查市场主体1233户,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情”,减少对市场主体的干扰。截止2023年9月28日,我县除重点监管外双随机覆盖率100%,跨部门联合事项占比100%,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率”95.46%。
(六)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落实免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等“四张清单”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定,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对轻微违法行为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16起,减轻处罚128起,从轻处罚3543起。
(七)强化监管执法,筑牢安全底线。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党政干部食品市场主体包保工作机制,压实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提升行动、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赣溯源”平台运用,突出食用农产品、保健食品、山茶油、低温保鲜奶、进口奶粉、特殊食品、粮食生产经营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县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5038户,检查覆盖率88.34%,责令整改121家,完成整改121家,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等接受消费者送检的食品263批次,开展大米专项监督抽检15批次。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安远县创建市级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工作。二是强化药械化安全监管。开展药品零售和使用、中药饮片、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祛斑美白祛痘类化妆品专项检查和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完成药品抽样批35次(省抽20批,市抽15批)。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截至目前,已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516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数142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38例。四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以城镇燃气压力管道、高压气瓶、小型锅炉、客运索道、居民电梯、叉车、燃气报警器等特种设备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50余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30余家,排查餐饮店液化气瓶700余只,发现安全隐患33个,根据属地化管辖权,移交相关液化气案件3起,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23份,消除隐患33个。五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日用消费品、燃气灶管阀、电动自行车、消防产品、危险化学品、农资产品、电线电缆、重要工业生产资料等17大类工业产品质量抽检,完成抽检125批次,查处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案件1起,不合格产品后处理100%到位。持续深化塑料制品、成品油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六是开展价格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积极开展农资、养老、丧葬用品等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和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检查。殡葬领域价格监管共出动执法行动48次,出动执法人员221余人次,共检查丧葬用品商户126家次,现场责令整改商户21家次,已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0份。七是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涉企收费、教育收费等专项检查工作。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审查2个文件。涉企、教育检查工作出动执法人员135人次,日常巡检49家企业单位。八是开展涉粮问题专项检查。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粮食收购网点进行全覆盖巡查,共检查16户次收购粮企业,出动执法人员46人次。九是加强消费维权保护。积极推进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与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技术对接工作。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1482件,均按流程进行办理。其中全国“12315”网络平台1111件;“3752315”电话投诉31件;直接受理上门投诉8起;赣州市安远县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274件;政府信访件4件;舆情问政赣州32件,转办来函9件。共查办投诉举报案件28起,有力地震慑了违法行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当前执法队伍素养面临挑战。市场监管部门是一个综合性的行政执法部门,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既专又全的监管执法要求与当前执法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的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标准计量认证等领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当前队伍能力水平还不足以适应市场监管法治建设的需求。
二是法制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具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还比较缺少。
四、下一步工作着力点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强化执法保障,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优化基层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着力打造专业化、现代化、复合型基层执法队伍。
二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执法人员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规范。
三是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使行政执法依法、公正和透明。
四是充分发挥部门联动机制,形成执法合力。
202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