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三百山镇围绕县委决策部署要求,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两手抓”,瞄准“三个定位”,坚持“四条路径”,实现“六大目标”,聚焦三百山发展实际,摸实情、重实干、求实效,努力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融入湾区发展的先行者,精雕东江翡翠的中流柱,班子整体运行平稳,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022年度工作特色亮点
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县第十五届党代会精神,自觉把“奋力开启安远人民共同富裕美好生活”这条主线和“瞄准‘三个定位’、坚持‘四条路径’、实现‘六大目标’”的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三百山全盘工作当中,各项工作捷报频传、亮点纷呈。入选江西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十县百乡”建设名单,荣获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生态园林乡镇、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三百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先后接待副国级领导1批次,省部级领导9批次,厅级领导18批次,外县党政考察团多个批次,接受全市六大主攻方向流动现场会在三百山考察,为取得流动现场会全市第9三类县第一的成绩贡献了三百山力量。
2022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统领全局发展,党建业务双促双赢
扎实开展“双转双报双争”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干部“工分簿”“业绩单”的结果运用,建好建强干部队伍。扎实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同步安排部署,传导责任压力。全年发展党员15名,扎实开展党建质量过硬行动工作。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村均经营性收入已达到45万元,咀下村中央党校民宿已投入运营,收取当年租金30.2万元。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严格按照要求和程序,精准再识别59户241人“三类人员”,及时增补帮扶措施,因人因户施策。扎实开展各项迎检和整改工作,全力抓好“三个落实”和问题整改,顺利通过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投入了850万元大力推进咀下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施了裸房整治、景观节点提升、河堤建设、业态提升、路域环境整治等一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整体巩固提升。
三、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保障稳步提升
争取资金700余万元建设雨污分离系统工程,提升圩镇建设迈入新台阶。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累计为县工业园区企业输送员工193名,引进本地企业匠心机电,超额完成招工任务,全县排名前列。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宣传与收缴工作,“两保”参保率均列全县前列。
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打造平安和谐乡镇
深入开展各类平安创建宣传教育,100%完成了反诈APP安装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无死角动态监管生产性经营用房使用,大力拆除危旧土坯房48户5687㎡,做到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常态化认真抓好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严守“外防输入”关。狠抓社会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工作连续三个月排名全市前十、全县前三,多次在政法工作调度会上作典型发言,顺利召开了全县政法工作现场会。持续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清洁家庭”等评比活动,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当前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优质产业帮扶培训相对滞后,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仍需持续发力;乡村治理能力水平仍需提高;探索总结经验特色方面仍需进一步挖掘等。
2023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乡村振兴,着力拓宽农民致富新路子
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5年过渡期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三类人员”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强化扶贫项目后期管护,发挥项目带动效应,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快示范带建设。抓好咀下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完成咀下村河道治理、美化亮化、基础设施提升、污水治理等项目,积极推进民宿产业发展,建设一批“小而精”民宿,探索民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中央党校定点帮扶优势,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干部实训培训现场教学点。
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抓好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稳定烟叶种植面积,重点发展脐橙、蔬菜、葡萄、百香果等产业,积极培育富硒产业。
完善乡村治理。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培育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深化乡风文明提升行动,抓好五项专项整治,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多形式政策、典型事迹宣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建设新时代“五美”乡村。
(二)聚焦产业融合,着力打造网红打卡新地标
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客家民俗特色,积极探索“农旅”“文旅”“农工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让工厂成为景点、工艺成为景观、产品成为旅游商品。
丰富旅游业态。把符山村、咀下村、虎岗村、梅屋村作为旅游专业村进行打造,依托现有景区资源,大力发展餐饮民宿、田园观光、农业采摘、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温泉度假等旅游产业,全力推动旅游多业态融合、全产业发展,让全镇旅游产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聚焦环境优化,着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树牢“两山”理念,牢记生态红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三禁、三停、三转”,继续加大畜禽养殖管控力度,全面排查,系统整改,一抓到底;继续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自然保护管理,稳定生态屏障。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进行调度、管理和考评,结合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有序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扎实做好改厕后续管护、农村道路硬化。
优化营商环境。引入湾区消费和建管理念,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发挥好营商环境评价的引导和督促作用,对标市场需求和三百山发展,加快推广社会认可、行之有效的做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四)聚焦民生福祉,着力促进幸福指数新突破
落实就业救助任务。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服务,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稳步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完成虎岗幼儿园建设,推进圩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卫生院征地建设,改善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条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兜牢基本民生的底线。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平安三百山”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健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公众的安全感和群众的幸福感。
(五)聚焦自身建设,着力推进干部队伍新提升
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推进基层党建质量过硬行动,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力,多渠道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增强实干担当。聚焦干部的精神状态、责任担当,围绕群众痛点难点,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作风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提升依法执政能力与水平。
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