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利国利民。近年来,我市以完善硬件设施、健全垃圾分类体系、深入发动宣传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见行见效,并结合本地实际打造了一批具有赣州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新亮点,营造了更加绿色健康、文明生态的人居环境。
开创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为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我市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积极整合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在章贡区,区委政法委、区妇联牵头,通过整合社会爱心人士、广场舞爱好者及社区艺术团等志愿服务资源,于2018年正式成立“章贡大妈”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现有1800余人,建立了区级总队、镇(街道)分队、村(社区)小队三级网络,志愿服务团队大力践行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为主要内涵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讲、文明劝导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一年来,她们共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志愿服务等活动200余次。
崇义秉持“助您幸福、温暖如家”的理念,现已打造了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点——“知行家”。该县城管局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与“知行家”平台深度融合,在站点内开辟垃圾分类宣传专区并通过电子屏滚动普及相关知识,设有益智类互动游戏、宣传手册(画)等单元,通过零距离宣教、体验式科普,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一年多来,各“知行家”站点共开展相关宣传活动200余场,累计发放宣传折页1万余份,大幅提升了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科普覆盖率。
“老哥吹哨”志愿服务队是由赣县区城西社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退役军人等自发组建的社区服务组织。该志愿服务队于2021年6月成立,目前已有30名志愿者,他们主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安全巡查、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设定每周四为志愿服务日。一年来,老哥们携带口哨、身穿红马甲,风雨无阻穿梭在辖区大街小巷,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近百次,成为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老哥吹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创造性。
打造典型案例示范引领新时尚
树典型、强示范、齐参与、强力量,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我市注重发挥榜样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早在2003年,崇义县义安村村民王祥有就开始在全村倡导“垃圾分类,创建绿色家园”。21年来,他身体力行坚持做好这件“小事”,摸索出适合农村推行的“两个袋子、两个桶”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他利用村里的文化小舞台,在免费教村民跳广场舞的同时,宣讲节能减排的“小窍门”,引导更多村民对自家的垃圾进行分类,其人其事得到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王祥有入选“中国好人榜”。
入选2023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的龙南市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位于该市东湖公园内,占地190平方米,集宣传、教育、展示、互动等功能于一体,设有垃圾分类科普区、积分兑换区、再生资源区、数据平台区、游戏区五个区域,借助图文、视频、互动体验等多方位内容展示,寓教于乐将垃圾分类知识传递给广大市民。该中心每周定时对市民开放,定期安排专人宣讲,一年来已吸引上万人次前来学习参观。
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必须从娃娃抓起。近年来,我市在全市中小学校创新设立“班级节能委员”,引导监督班级抓好节能及垃圾分类,涌现了一批垃圾分类示范校园,掀起了一场时尚新风潮。赣州市阳明小学将垃圾分类纳入教学内容,组建垃圾分类志愿团队,开展书画作品、黑板报、垃圾分类小达人评选等主题活动,不定期举办“伸伸手,弯弯腰,把垃圾送回‘家’”“变废为宝,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建成校园垃圾分类收集站1个、垃圾分类投放点25个,在办公区域放置分类垃圾桶68个。2023年,该校顺利通过江西省公共机构节能教学点和节约型机关暨垃圾分类样板示范点评价验收。
探索精细化管理服务新模式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赣州市城市管理局秉持“城市管理工作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致力高质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贴心服务。
在纵深推进居民小区“一区一策”工作的过程中,我市创新宣传形式,从粗放式宣传转向有步骤、有计划地入户精准宣传,不断提升宣传质效。社区志愿者们深入小区,叩开居民的家门,耐心细致地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手把手教授分类技巧。经过近一年的“敲门行动”,入户宣传率接近100%,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逾90%。从“要我分”变为“我要分”,主动做好垃圾分类正成为赣州市民的一种生活时尚。
为使垃圾分类工作更加入脑入心,赣州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对市直单位开展了以政策解读、业务指导为主要内容的“送政策”服务上门活动100余次。同时,建立专项业务交流群,分享和探讨垃圾分类工作,各行各业工作力量逐渐由被动配合向主动参与转变,“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理念成为共识,“齐抓共管、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针对有害垃圾产生量少、收集较分散的特点,今年初,章贡区启动“有害换有爱”有害垃圾集中回收活动,将每月13日、14日定为有害垃圾收集日,并与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达成协同处置意向,在全市率先实现有害垃圾规范闭环处置,探索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有害垃圾回收模式。各县(市、区)纷纷学习跟进,定期开展有害垃圾集中回收活动。同时,通过积分、礼品兑换等方式,让居民渐渐养成有害垃圾分类回收习惯。
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参与、久久为功。赣州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努力让更多人自觉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践行者,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同时,将不断完善提升垃圾分类体系,攻坚突破重点难点问题,使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