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司法局 > 工作动态 > 政务动态

【安远 “司” 路】第十五期 浮槎司法所:以人民调解为抓手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访问量: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浮槎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人民调解工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共治,构建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筑牢法治屏障。

深耕“调解网络”,织密基层治理“和谐网”

2024年,河秋村村民山林界址纠纷的历史遗留问题,双方16年来争执不断,司法所联合村调解员、派出所组成专班,通过实地走访、普法释理、协商谈判,仅用1天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多年积怨得以化解。

一直以来,浮槎司法所立足基层实际,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化调解网络。纵向以乡、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核心,选聘退休干部、乡贤能人、法律顾问等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横向联合派出所、综治、综合执法等部门建立“联调联动”机制,形成“一窗受理、多元化解”的工作模式。2024年以来,全乡共设立1个调解委员会,培育“金牌调解员”12名,年均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98%,真正实现“矛盾在网格中发现、纠纷在基层中解决”。



创新“调解机制”,激活源头治理“新动能”

近三年,辖区矛盾纠纷总量下降62%,信访量减少73%,法治化、柔性化的调解模式赢得广泛认可。浮槎司法所创新推行“调解+”工作机制。一是“调解+网格化”,将调解员嵌入基层网格,定期排查隐患,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二是“调解+数字化”,首创微信组群调解,通过微信视频沟通实现“指尖解纷”;三是“调解+普法”,在调解中融入法治宣传,以案释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2024年以来,通过线上平台化解纠纷4件,开展“调解进村居”普法活动18场,惠及群众6000人次。



凝聚“调解合力”,擦亮共建共治“新品牌”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调解工作与基层党建、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结合乡情创办长河“老廖古”议事评理厅、槎江讲理厅,通过整合老干部、老党员、妇联等社会资源,打造人民群众“信得过、叫得响”的工作室品牌,向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专业的调解服务,同时以点带面,释放品牌效应,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的多元共治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