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司法局 > 发展规划 > 工作计划

安远县司法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安远县司法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今年工作主要情况

)深化依法行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法治建设纵深推进。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制定下发《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把全面依法治县纳入我县2023年综合指标考核体系。扎实推进法治示范项目创建,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安远样板”。落实重大决策合法审查,对我县常务会238个议题、38个招商引资项目合同等其他重大决策事项均进行审核把关,全程协调跟进凤山蔬菜大棚企业合同履约,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推进了政府事项规范化、法治化。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清理行动,今年以来,共清理全县行政规范性文件214件。

二是助企纾困规范执法。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企执法工作流程,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通知》,有效落实企业“安静期生产”制度。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效推进执法规范化推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制度。2023年5月,某执法单位拟对工业园区某电子企业罚款3.5万元,经我局研判,认为该行为属于轻微违法不罚事项,与执法部门沟通后,该执法单位采纳我局意见,最终作出限期整改的处罚决定,让企业感受到了执法温度。截至目前,对轻微违法不处罚19起,减轻处罚106起,从轻处罚35起。

三是行政复议惠企便民。行政复议场所规范化建设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达标单位”,实现复议“一站式”服务。在工业园区、商会、工商联共设立4个行政复议联系点,实现案件“快速受理”“快审快结”。复议调处解决沿江东西路二期拆迁改造项目“锦绣江南”楼盘建设安置房问题。今年以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7件办结25(调解11件、纠错4件)涉企听证会在《赣南日报》法治八版刊载,“行政复议+模式在中新网刊载,彰显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二)聚焦法治教育,浓厚全民学法氛围。

一是以关键少数普法为重点,措施更加有力。健全会前学法制度,将学法纳入五述报告及党校重点课程。邀请2名省级师资库成员、1名市级师资库成员来我县授课。优化法治副校长96名,“法治第一课”覆盖全县8万余名学生,有效提升青少年学法获得感今年以来,开展送法进校园170余场次,上法治课150余节。

二是系列主题活动为要点,作用更加突出。利用节假日、法治大篷车、送法下乡、公证“进企入园”、法援惠民生等系列活动开展多形式普法今年以来,法治宣讲团深入18个乡镇举办法治讲堂36,开展“法律赴圩”“进村入户”2923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切实为企业、群众解决法律诉求,有效提升群众知晓度。

三是以弘扬法治文化为亮点,形式更加丰富。充分发挥我县文化底蕴深厚优势,打造普法+采茶戏”“普法+快板”“普法小喇叭等特色普法新方式创设“安远司路”“以案释法”“你有矛盾我来调”等专栏,拓宽了群众学法用法渠道。推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个,示范村建设开创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县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100篇。

(三)提质法律服务,增强服务发展本领

一是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服务群众优质高效。打造“1+5”法律服务矩阵 助力乡村振兴”模式被司法部内刊采用有效提高了法律服务群众体验推进法律服务行业月考核机制实现行业有序、规范。推动“律师公益集结号”与“所所对接”相融合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活动为群众提供“零距离”“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秉持公证促发展,服务法治安远建设。服务大局,助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推动公证工作融合,今年以来,办理公证187开展办理失信企业清理证据保全公证6个、现场监督4个,为新引进企业的入驻赢得了时间;办理征地拆迁项目证据保全公证,为征迁工作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是抓实法援惠民生,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服务农民工法律行动、“情暖新春,共护未来”、“送法助就业”等系列活动,开通“绿色通道”“全省通办”,到应援尽援,让群众感受到法律服务的便捷和温度。今年以来,办理法援案件167件,办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366件,申报“中彩金”法律援助案件67件,受理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

(四)夯实为民,筑牢社会稳定防线

一是基层基础夯实有力。司法所规范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已基本完成,服务基础更加完善安置帮教示范基地实现提档升级,刑释人员有了就业保障。丰富书香法治文化公园内容,新建无为塔红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城西法治小游园。成立安远县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打造了“老绅士”“茶香嫂”调解品牌切实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是创新调解解忧暖民。建立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庭所共建”对接联动和三师一室”维权服务对接机制。推行“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模式,推进“一站式”“ 综合性”调解平台建设,实现诉调对接前移。今年以来,我局牵头成功调处3起意外死亡纠纷,全年成功调处纠纷3113件,调解成功3086件,成功率99%涉及金额817.65万余元。2篇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1人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人获评全省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先进个人。

三是矫正帮教彰显温度。落实教育与管控同步,开展“三失一偏”、校园周边环境排查整治,深入推进“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刑释人员无缝对接率100%,无一人脱管漏管今年以来,受理远程会见275场次,集中教育8余场次,技能培训2次,推荐就业10余人,发放刑释人员生活补助7.5万元,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二、明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理论学习,做实主题教育巩固拓展。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主题教育任务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贯穿始终,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主动担当作为,发挥法治服务大局作用。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法治保障的职能作用,在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合同协议审核、化解行政争议、较大矛盾纠纷等方面,主动将法治服务融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我县为融入湾区发展,精雕东江翡翠贡献司法力量。

瞄准重点目标,抓实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强化向上协调沟通,落实群众满意度月调度制度制定“精准滴管”普法清单,量化法律服务供给指标,用好“投诉、回访”两个中心,完善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机制,推进干部提素质转作风,提高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供给,切实提升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深化法治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依法治县各项制度机制。将乡镇法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纳入基层治理总体格局,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深化县乡两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对照示范创建指标补齐短板,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强化复议化解行政争议能力,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补齐基层短板,夯实基层安民基石。推进司法所规范化提档升级,在巩固现有建设基础上,在北、中、南三片各创建一个精品示范司法所。依托“安和调”品牌创建,因地制宜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一站式、综合性”调解平台、“老绅士”“茶香嫂”等调解品牌创建和推广,提升群众法律服务体验。开展人民调解“六进”活动,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个十百千万”工程,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优化服务供给,提高法律服务质效。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推进乡镇法律服务“乡乡通”项目,提升基层法律服务功能创新法律服务形式,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精准化法律服务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进园入企公证便民惠民等系列活动,加大服务供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七)加大普法宣传,营造学法用法浓厚氛围。继续做好“八五”普法规划后半篇文章,督促“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创新线上线下普法形式,挖掘普法亮点,做好结合文章,实现法治宣传精准、便捷、高效。加强村(社区)、工业园区“法律明白人”培养,督促各乡镇(社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站挂牌工作。推进法治阵地全覆盖,丰富法治文化公园元素,推进红色法治文化公园建设;靠前谋划、培育品牌,挖掘打造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项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