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工业强省战略和主攻工业倍增升级工作部署,着力稳运行、抓项目、优服务,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21年1-11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增速排名第6名;实现营业收入49.17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排名第17名;完成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排名第16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7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排名第1名;累计完成工业用电量15305.9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4.90%,增速排名第1名;累计完成工业税收16636万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排名第11名;累计完成工业增值税10482万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排名12名。2021年1-11月份,安远县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规上工业企业19家,实现营业收入27.38亿元,同比增长47.2%,完成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64.0%。
预计:预计今年,安远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增速排名全市第10名;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排名全市第15名;完成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排名全市第16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排名全市第1名。
(二)重点工作和主要成效
一是夯基础延链条,产业集群持续发力。聚焦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打造以电子音响、电子元器件制造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得辉达、荣晖等企业今年有望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全县电子信息规上企业达26家,占所有规上企业数量46.4%。1-11月份,电子信息规上企业实现营业务收入27.38亿元,占所有规上企业营业收入一半以上。
二是抓落地促投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健全项目服务机制,落实县领导挂点帮扶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制度,从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建成投产进行全方位服务对接,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2021年,我县主攻工业倍增升级列市级调度亿元以上项目17个,总投资62.1亿元,社会投资占比100%,年度计划投资32.3亿元,新建项目14个,续建项目3个,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量较2020年实现双飞跃。2021年1-11月,项目完成年度累计投资44.2亿元,投资完成率136.84%,17个项目已100%开工,15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竣工率88.24%。
三是勤培育促增效,入库入统成效明显。按照“个转企,小升规”升级路线,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实施优质企业梯队培育行动,抓好入规企业培育工作。支持企业增产增效,引导县域企业加强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截至11月底,我县累计入规企业10家,其中年报入规5家,月报新投产入规企业5家。惠闽科技、富鑫果业等企业预计今年可入规。同时重点跟进果然食品、惠闽科技、富鑫果业等企业入规申报工作,确保年内全部入规。在库项目27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入库18个、5000万以下项目入库9个。17个市级亿元以上工业调度项目已入库,鑫富晶、伟昌丰等8个项目已入统,和鑫成、鸿嘉盛等5个项目已申报待批复。
四是优服务保要素,企业帮扶成效凸显。坚持“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意识,严格落实政企圆桌会议制度和企业帮扶机制,定期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主动纾困解难,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精准帮扶APP平台,建立企业问题清单台账,实施问题解决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共为45家企业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88个,为园区企业输送新入职人员4723人次,共组织县域11家银行与近百家企业开展融资对接活动17场,各类“信贷通”贷款余额为11.55亿元,新增发放9.93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规上企业增速放缓。园区工业基础薄弱,园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现有的44家规上企业中还有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减产状态;如红海、星辉、纬纶、千亿、杉美等7家企业目前报送产值均为0(计划退规)。
二是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大。具体体现在融资渠道较少,且门槛高、利息高,如:荣晖电子资金缺口2亿元左右,因资金需求较大,向银行借贷困难,目前,该企业已申请重大项目引导资金,同时新招引入驻企业因涉及验资等问题,难以得到金融支持,部分新入驻企业、项目贷款困难。
三是部分电子产品加工企业订单下降明显。受芯片紧缺影响,部分企业下游客户订单减少,导致上游电子元器件或零配件生产企业订单下降,10月份科迪产能从7000万下降到800万,伟嘉电子从7月份开始缩减产能,产值环比大幅下降;得辉达、禄弘、纵视界等企业受芯片影响,出现了有单不敢接的现象。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六字”工作思路和“三大战略、八大行动”,以及县委、县政府工业经济发展决策部署,力争2022年底全县规上工业营收预计70亿元,增长35%。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45亿元,增长50%左右。
一是培植产业集群,提升工业质量。聚焦电子信息首位产业,瞄准微型锂电池、线路板、电子元器件、智能音响、电子快消品等细分领域,着力壮大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稀土应用产业,延长我县稀土产业链条。利用我县丰富的农产品及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加大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力度,着力引进有引领作用的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扩张规模,夯实基础,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及层次。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扩充工业增量。根据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精心筛选、论证、包装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牢固树立招大商、招好商的理念,加大招商、选商力度,重点突出区域招商、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瞄准资本密集型项目、技术高端型项目,集中精神、集中力量、集中攻关,大力引进一批产业项目,争取在招大引强上有所突破。进一步健全项目服务机制,落实县领导挂点帮扶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制度,从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建成投产进行全方位服务对接,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提速,争取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三是开展精准帮扶,优化工业存量。积极落实政企圆桌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挂点县领导及帮扶部门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节点和难点问题,把现有企业稳定好、服务好、发展好。积极宣传和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扶持政策措施,切实帮扶企业发展。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扶持得辉达电子、荣晖电子、明达功能材料等一批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引导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开展“机器换人”“数字车间”等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效能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增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潜力。
安远县工信局
2021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