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
2024年工作打算
2023年,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守底线、防风险、促发展、强绩效”财政工作总目标,扎实推进全年财政目标任务,有力推动了我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财政等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县获得2022年度绩效评价及考核重点帮扶B级县,我县农村综合性改革做法、经验在财政部在官方网站刊登推介,县财政局获评全省财政系统信息宣传工作优秀单位等等。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大力组织财政收入。财税部门努力克服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全力组织财源,强化收入征管,全年财政收入增长符合预期,扭转上半年增速全市靠后的局面。1-10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2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82.7%,增长7.5%,列全市第6位。预计全年能够完成计划目标,确保增速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圆满收官。
(二)积极“北上”争资。通过各部门单位的密切配合与努力,上级下达我县转移支付资金2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4亿元,增长5.8%。争取新增地方专项债券10.92亿元,剔除上年通过存量债务限额发行的专项债券,实际新增地方专项债券额度较上年增加0.37亿元。强化纵向横向联动,全力参与新增国债资金争取。
(三)全力守底线保重点。一是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以“三保”为基本,建立县级财政“三保”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对“三保”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项使用,做到国库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年未出现“三保”风险。二是保障重点民生支出,社会保障、教育发展、卫生健康支出、农林水等十三项民生支出24.72亿元,达总支出的86.3%,有力地保障了各项民生支出需求。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45.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6.6%、教育支出增长1.8%。三是全力保障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力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84亿元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资金拨付率达到97.17%。持续抓好“财政惠农信贷通”、“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和“果贷通”工作,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财农信贷通”累计放款1059笔3.32亿元;“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放贷1013户1.79亿元;“果贷通”放贷49户果品加工企业2.68亿元。
(四)有力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及各项减税降费相关政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落实各项财政奖补政策,从快兑现惠企财政政策资金,今年以来已累计拨付各类企业奖补资金1.81亿元,有力的支持了企业创新和发展。二是支持重点建设,新增专项债券10.92亿元,用于支持人民医院智慧医疗系统、中西医结合医院、高标准农田等社会事业项目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持续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贷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已累计发放“小微信贷通”、“财园信贷通”贷款4.07亿元,惠及企业116户。
(五)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一是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加强风险动态监控,拟定针对性强、更加精细的“一企一策”“一债一策”化债方案,牢牢守住不发生债务风险底线。二是全力筹集资金还本付息,增强财源建设,维持我县债务风险等级不变,2023年当年偿还债务本金8.67万元,利息3.05亿元。
(六)全面提升财政管理。一是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全面推进江西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建设、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不见面”开标工作。建立对供应商、评审专家、代理机构和采购人四方的评价体系。政府采购活动不再向诚信记录良好的供应商收取投标保证金。二是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定下发《安远县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及《安远县县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工作指导性文件。开展2023年度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对部门(单位)整体支出和项目的完成进度、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目标偏差程度和纠偏情况进行绩效监控。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在单位自评和部门评价基础上,选取了10个部门(单位)和10个项目实施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安排政府预算、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全面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开展2022年预决算公开检查及全省交叉检查工作,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公示。四是加强预算评审。进一步完善评审机制,坚持谁评审谁负责,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有人负责的评审流程,确保评审结论客观公正,为做实财政投资项目预算支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2023年1月至10月,累计完成预算评审项目213个,送审金额116365.28万元,审定金额101896.17万元,纠偏金额14469.11万元,纠偏率为12.43%。五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优化升级。根据相关方案,4项改革事项圆满完成。出台《安远县本级政府融资平台优化升级实施方案》,推进国有资产(资源)盘活整合注入,组建安远县东江源发展集团,形成“1+N”平台公司架构。推动平台公司评级提升拓展融资渠道,2023年5月16日,东江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提升评为AA,拟发行企业债10亿元。
二、2024年财政工作打算
(一)加强财源建设,促进财力稳步增长。一是充分履行财政职能,发挥财政扶持政策的叠加效应,全面落实惠企财税政策,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培育培植财源。二是强化收入征管,挖潜增收。抓好财政收入组织,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强化北上争资,增强财力。牢牢把握当前高质量发展窗口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二)强化支出管理,保持合理的财政支出强度。发挥政府保障民生兜底作用,筹集财力支持民生事业发展。一是坚决兜住“三保”底线,不留硬缺口。二是加大乡村振兴投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土地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三是加强资金统筹,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三)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提升财政治理能力。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一是深化零基预算管理改革,改变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中的基数依据,形成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二是加快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项目库管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三是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编实、编细、编准支出预算。四是持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将全口径债务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支出、统筹土地和土地增减挂用地指标出让收入、盘活存量财政资金、争取到期债务延期或以低利率替换高利率等积极措施,控制债务率指标,确保不出现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
(五)加强财政自身建设,提升财政服务水平。提高财政治理和服务效能。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加强组织学习培训,增强财政干部理财的能力,提高财政干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推动财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安远县财政局
2023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