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文旅局 > 发展规划 > 工作计划

安远县文广新旅局2024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安远县文广新旅局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县文广新旅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融入湾区发展、精雕东江翡翠战略目标要求,不断探索文旅融合,着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目标

2024年度,我县文化旅游发展的工作主线是做旺旅游人气,做实文化特色。主要目标为:全年游客量达到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0亿元,游客量及旅游综合收入争取进入全省排名前三十,全市排名前三,三类县排名第一;三百山景区游客量达到120万人次,其中香港游客5万人次以上,实现综合营收1.2亿元以上,游客量及综合营收在全省景区排名中进入前十。

(二)工作抓手

1.强化宣传营销。一是加大在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北上广、南昌、赣州等主要客源集中地的文旅推介和引客入安活动,每季度举办文旅推介会,努力开拓新客源市场。二是整合资源设计生态康养旅游线路,制作成短视频宣传片,充分利用好两微一抖、快手、B站、小红书驴妈妈网、去哪儿网、江西一订等新媒体进行线上营销推介,拓宽线上宣传和销售渠道,让安远成为网红目的地三是针对小、老、黑、专人群目标市场,分别实施精准化营销,拓展研学红培、老年康养、高校学生、企业团建等客源市场。

2.开展品牌创建。一是对照创建标准,完善提升软硬件设施,争取成功创建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二是推动三百山饮水思源·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基地上升到国家级统战品牌,加快创建三百山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三是推进天心整军旅游区创建4A级景区,赣南三整园创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四是支持三百山镇咀下村、孔田镇和务村翡翠湾、凤山乡紫参小镇、欣山镇大岭背亲子乐园、双芫乡合头村长征小镇等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旅游点创建省3A级乡村旅游点。五是支持客且留下、碧水湾、柴门居、秀和堂等民宿创建赣州市丙级民宿,推进咀下村建设赣州市民宿集聚区。

3.加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安远县天心整军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装修布展工程建设,积极争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安远段长征步道建设资金,完成可研、初步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做好全域乡村智慧旅游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项争资,通过专项债、吸引社会投融资等渠道,加快建设安远新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

4.丰富旅游业态。充分挖掘源头、客家、红色等特色文化,融入美食当中,大力开展安远客家宴(农村喜宴)、安远东江宴(以水产为主)、安远翡翠宴(以生态绿色菜为主),十大名小吃专营店等创建评选活动,打响安远美食品牌。招引12个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引进一个5020九龙山文旅开发项目,引进一批精品民宿。规划设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打造出南、中、北片区各一条精品路线。全面挖掘三百山景区文化和资源,研发文化创意产品,塑造三百山景区专属文化IP,打造精品游览线路。加快推进天心整军旅游区、版石蒙山寨、孔田青创小镇、金石湾文化旅游景区、尊三围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开发打造濂江夜游旅游项目,升级西街坝特色商业街、中央公园中央大街、夏日风情园商业街、书香公园商业街等文旅消费场所,沿濂江两岸打造慢行景观廊道,培育特色文创、美食小吃、旅游演艺、夜间游船、灯光秀、城市书房等项目业态,做强夜经济。进一步挖掘温泉、野生中草药资源,积极研发中医药健康产品,进一步开发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中医药康养旅游。鼓励企业将安远源头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脐橙文化融入现代元素,设计出一批独具特色、游客喜爱的文创产品,用文化创意转变发展方式,延伸旅游消费产业链。加强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建设一批果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通过举办三百山赣南脐橙营销暨果旅融合旅游专线推介会、三百山果旅专线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活动等,不断加强与湾区联系,推动生态、文化走出去、湾区游客引进来,做果旅融湾新篇章。

5.做旺旅游人气。积极举办节事赛事活动,吸引旅游人气。一是充分利用安远体育康养文化,举办三百山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二是依托客家民俗文化、举办东生围客家民俗文化节、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艺术周暨东江源三百山文化旅游节等重要旅游节事。三是利用乡土农耕文化资源,在端午、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及其他重大节假日,举办东江源合唱节唱响三百山全民歌会、永不落幕的百姓大舞台、青少年曲艺(故事)艺术大赛等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

6.丰富惠民活动。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馆(站)、采茶戏大舞台等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采茶戏艺术节、农民艺术节、乡村春晚等活动,定期开展送戏、送电影、送文化下乡,开展采茶戏、非遗文化展演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部队等活动。开展大型革命历史题材采茶戏《尊三围四十日》展演,充分利用国家、省级展演展播及旅游推介平台等,加大对外艺术传播交流。

7.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持续推荐我县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创新形式开展非遗过大年等民俗展示展演活动。积极组织我市非遗项目参加国家、省级、市级各类非遗展览,展示我县优秀地域文化,扩大非遗影响力。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调研,积极文物保护单位推荐申报工作,提升文物保护水平。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力度;开展文物建筑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消防安全大排查专项行动。

8.强化党的领导。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局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相关文章